允许与接受:

被拉出来
面对恐惧
把自己交出去
就是朋友
在思维中失踪
未知的光
成为自然
经历是治疗
挑战失败
生病
走不下去
清空和灵感
造船
小孩的能量
想成为自己
转折与冥想
解药
归属
系统的引诱
接受和放下

一次野外行动:

前言
出发
不带东西
住和吃
我们的教练
人为是不真实
放下把握和控制
想象带来恐惧
进入了他人
外在和内在的观察
经历
环境的影响
一个人听听
心理消化
睡觉也是消化
集体和单独
在山洞里
坚定和信任
寻找归属
创作带来力量
承受
非目的的行为
决心
绝望带来突破
后记

工具手册:

野外活动设计

 

    寻找你内在的自然

前言

设计野外活动,不是让我们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而是让自然本身来教育我们、治疗我们的心理,并让我们通过外在的经历找到内在精神的归属。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什么是人工的,什么是自然的。只要我们的身体与自然断开一分钟,比如断气,我们就活不下去。毕竟我们的身体也是自然之一。而且,我们的心理以及精神也同样是分不开的。外在自然的挑战才能引起内在的成长。然后,这本手册不是想给我们一个标准,而是想帮助我们自己去感受和发现各种做法的各种效果,让每一个人自己学会观察,学会设计自己的活动,也学会根据出现的情况随时改善活动设计。

让谁来组织?

组织者和参与者不必分得那么绝对。但总的而言,担任组织者和教练应该是因为更成熟,经验丰富,懂得判断风险,更熟悉参与者,懂得照顾人和替人着想,对本地环境更熟悉或者心理的东西更丰富;不应该是别的原因。根据这些,教练角色的分配有可能在活动的过程中多次变换。一个因为收了大家的钱而成为组织者的教练成不了自然的权威,也无法为活动行为负责;一个背后的不参与的人更难负责。但是,如果参与者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服从安排和享受服务的人,探险行动就起不来。所以,活动的行程应该是大家在某个引导之下共同来制订的。这个引导比如可以是这本手册。我们不需要安排任何“领导”,不必做组织管理。

如何组织?

一个活动自然而形成才是自然活动,因为这个自然是包括外在的环境和我们内在的自然。我们唯一要给出或定下的是一个要完成、自然且真实的任务,也就是环境所需要的事情。其它的活动因素都要来自自然本身,就是在完成任务和面对困难中需要克服的各种事情。组织者一起来面对并提供帮助,而不是提什么要求。这样来开展的话,引导我们的也就是自己的感受。来自外在环境的行为和我们与自然的融合,这都会让我们发现自己内在同样存在的自然,然后是这种感受来引导着我们。这种自然的组织需要的不是计划,而是组织者对环境、人和时刻的观察,再加上行动。

什么年龄合适?

9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这种野生风格的活动,因为9岁以下的孩子不仅是群体思考的,他们也生活在想像中并靠想像力来建造自己的世界。根据他们的这种天性所需要的,是有人文的自然,比如说一个农场。这种自然与人文的风格,我们这里不去考虑。我们这里所做的活动设计,一是感受真实,二是通过个人遭遇的小灾难来突破自己对万物的认识。因此,感受真实也就适合9或12岁以上的孩子和成人。12岁以下还是需要又进又出又进又出受保护空间的这种变换。通过个人危机来突破自己,这需要到14岁以上、有了个人独立的思维后才适合。未到14岁的话,这种接近绝望的经历会有反作用,会危害人的心理发展。

选择什么环境地点?

对野生环境来说只存在着生和死。死也是为了另一个生命。其它都是内在存在而已。对寻找这种真实感的年轻人来说,被人开发过的地方是最没有意思的,因为没有了去发现的空间。那里人为的说明还会干扰自己的感觉。我们当然最喜欢没有受到破坏的原始的自然。可这种地方确实已经不多了。如果选择一个人为改造过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农场,年轻人就很难感受真实,也很难遇到一些让我们成长的事情。还不如我们选择那些有点原始,但也已经受到破坏的地方,让参与者既能感受原始的生命力,又能面对令人震撼的挑战,同时又有动手挽救的机会。这样的话,才会有真实的效果。灾难到处都有,我们没有必要隐藏这个事实。不要怕脏,也不要怕被人笑就行。

人数限制多少?

12个参与者和三、四个教练比较适合。但如果都在一起活动,就会过于影响整体的行动力和感受:大家都需要等最慢的一个,个人能决定怎么走的机会很少,而每一个教练对那么多参与者的了解和建立命运关系的能力也不够。而且,很多人在一起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在团体上而不是在环境,对环境的感受也就没有了。人数越少,感受越强。因此,可以让每个教练只带三、四个参与者。也可以让参与者自己选择一个教练,或者让同样性格的人在同一个小组里。哪个教练属于哪几个参与者需要固定不变,这是因为,一同探险会造成人与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白天小组分开行动,只有晚上文化部分,大家才合在一起。

如何招生?

肯定不能说:招生越多越好。如果一个未成年的参与者自己本来不想来,只是被父母说服而来,他的参与不仅就变成自己受罪,也成为伙伴们的累赘。参不参与,这应该是参与者自己决定的。所以在做宣传的时候,没有必要考虑买单的家长的需求,仅仅考虑参与者自己就可以,以避免不喜欢野外的孩子被家长逼迫而在心里抱怨。可以告诉家长的是:如果身体在安全、封闭的空间里,我们的心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身体也会失去自理调整能力。只有不怕外在危险的时候,心理才获得健康。练出一些安全行为或本能之后会发现,野外的危险并没有城市里的多。

带什么装备?

带东西不仅很麻烦,不仅影响我们全心进入环境,也会造成我们与环境之间产生距离。把垃圾带出来还不如不带垃圾进去。当然,不准参与者带东西是不容易被接受的,不如我们去的地方条件是带不了东西的。在这方面,教练最适合成为一个自由可羡慕的榜样。活动期间,也不需要带可换的衣服,但身上的衣服需要在湿了的情况下同样保暖,需要挡风、光滑不占东西,同时,还要容易洗、也容易干。另外,可以带一件厚衣服当睡袋用。至于其它方面,我们可以用野外材料来自己制造,顺便了解各种事物,提高自信心。可以带大家公用的工具、渔网、乐器或者播放音乐的设备。最糟糕的一种情况,就是参与者互相攀比个人装备。

有没有风险?

对心理来说,网络世界与山洞是一样危险的。我们都有可能走出不来。自然环境本身会不断保证自己的平衡。只要我们属于它,它也会保证我们的安全,这是因为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都在它那里。假如我们想着的是别的事情,意识不在场,那样才是让自己分神,很容易出事。比如我们沉溺在网络,就会把自己与环境中的各种力量断开、导致无法互相地配合,这样就会面临危险。基于这一点,我们不要让参与者做任何附加的思维。另外,接近死亡的经历会促进我们内在的成长。当然,教练需要随时保护参与者,不是以不让(除非是看不见的危险),而是以帮助和挽救的方式。

怎么面对恐惧?

我们心里的恐惧对别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危险。比如因为恐惧,我们可能会把一个不会伤害我们的昆虫冲下厕所,让它经历恐惧;因为恐惧,我们可能会把别人当成有恶劣目标的敌人,去控制他或者把他杀掉。也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我们会消灭自然。其实我们心里的恐惧感并不一定来自它,而往往来自我们自己的想像力和不安全感,也是因为缺少了归属。信任就是和平的根源。所以我们可以多在自然界里找一些朋友,跟动物、跟植物、跟自己的身体交朋友,互相靠得更近一些,从而获得对一切的放心。只要我们在活动中停止思考,害怕的心理也就停止存在。

要不要把握一切?

只有我们经历事情,才会发生改变。这样来说,意外也是一种自然的需要。最能打动我们的不是人为的安排,而是来自自然环境的“小灾难”。我们之所以会把它列为灾难,其实那也是自然过程之一。当然,我们不愿意人为去造一个灾难,但任何意外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也当然,如果灾难太大,让人在心理消化不了,就会留下心理伤害。但只要我们经历的灾难是我们心里能消化的,它就是让我们成长的。前提当然是:我们有在心里消化的机会。假如我们经历了之后马上就以看信息、视频等内容塞满我们心里的空间,消化的过程也产生不了。

要不要多让动脑?

不会思考的人最容易融入并成为自然。如果让参与者在行动前动脑,这不仅会破坏他们的行动力,也会让他们的行动基于一些不真实的想象,使得他们的判断出现失误。更影响他们安全的是,如果他们总想用头脑来控制一切。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这还会阻挡他们与自然合作的本能。实际上,在野外最能保护人的是我们的本能,因为本能与自然环境是融为一体的。这个本能是通过重复的行动才能培养的,就像体育界里的球感一样。只有我们放下头脑的控制,保护着我们的本能才能产生。所以我们要让参与者先行动,动脑是在过后可以总结经验时候的事。但是,也要避免那种会造成危险的集体疯狂的气氛。

住怎么安排?

如果一次经历要产生心理成长的过程,我们就不要打断这个过程,就是说,暂时不要退出经历到过程的地方,最好也是在那里过夜。睡眠本身已足够是一个出来的状态。假如每次进入之后很快就回到宾馆、酒店这种人造的封闭空间,参与者就总是会觉得: “等一下他们会安排我回宾馆”,自己的心根本不在野外的经历和过程里。所以,可以睡觉在吊床里,或者在某个楼顶上也好,也可以自己建造一个营地,一个离地面有距离的平台,再加一块天幕布。这都比帐篷好,因为对星空的感受也很重要。我们不需要把人与自然隔开的设备。至于上厕所这样的事,不妨挖个坑,放两根木头,用叶子擦屁股就好。

吃怎么安排?

吃并不是一件在野外才能做的事情。它仅仅是生存需要,也是一件可以成为顺带任务的事情,在野外找可吃的东西。但我们没有必要靠野外求生,更不能乱吃野生动物。让来自城市的青少年靠这个去生存是不现实的。抓小溪里的螃蟹还可以,但不要用石灰、农药等使其灭绝的工具,也一定要有人吃我们的猎物才去打。仅仅为了打猎的乐趣会成为欺负人的第一步,这是我们要避免的。找一些野菜和野果也好,依靠我们从外面带过来的干粮也好。为了不让时间为吃而过去,也为了不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太多影响活动的消化负担,一天吃一、两餐就可以了。

自然教育如何做?

任何知识都会掩盖我们自己的感受,会取代对环境的感觉。一个已经知道了事情的人,接收的过程和断定都已经结束了,他就认为不可能还有不同的真相。它怎么能突破自己的理解?怎么才能发现自然内在的一面?所以,我们传达关于自然的知识越少,参与者能自己发挥的越多。为了突破所需要的,反而是遇到一些未知的事情,不做解释,只陪伴着它,替它感受,跟它交朋友。我们越是不知道它,它就越容易让我们穿过它,去发现让它形成的那种力量。发现了塑造生命的规律之后,关于个案的知识就已经多余了。

要不要求生?

如果让一个人单独去求生,那是可以的。但一群人就完全不一样。一群人如果没有吃的东西,很快就会回到野人的行为。有一些人懂得找,另一些不会找。如果教练不是身体或精神特别强,先会有一些强者把教练干掉,过不久也会把弱者干掉。如果留下的人没有能力从活动中出来,就会互相斗争,一直到只留下一个老大和他的手下维持。求生所带来的这种野蛮行径不是我们想要的。保证所有人温饱问题的人类文明是不能放下的。我们想提高的不是竞争,而是对万物的感恩,替万物感受。比较适合、可以为大家做的事情是:寻找泉水,因为一旦发现,它的利益就是公共的。

时间如何使用?

我们不需要定下时间,因为这种计划不允许我们百分之百地投入进去,总是会让我们想着下一件事情。去抓住当场的机会是一切乐趣的秘密。如果我们因为安排了别的事情,或者因为穿的衣服不合适就想改天再来,这个获得乐趣的机会就永远过去了。先要造条件的话,最美好人生就过去了。如果想过半个小时后回来,它也已经不存在。乐趣是无法计划的,就跟自然一样。在它来的时候,我们跳进去就是。太多计划性的想像也会成为一种不让我们发现美好的阻力。还有,着急的推动也不符合内在的自然。所以我们需要感受它一定的时刻和过程,随时做出反应。

每天的规律呢?

虽然我们不必定死时间和内容,但一定的规律能给我们带来依靠和归属。为此,我们可以观察和遵守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理规律。比如说天刚刚变黑的时候,人很容易变得疯狂而造出对他人的危险,使我们晚上都消化不了白天的经历。这样,活动的作用也会变成反效果。所以在晚霞的时候,大家尽可能单独过,天黑完了才聚在一起。这也不是说晚上不能行动,只是说晚上的行动与白天的需要是分开的。天黑完了之后,音乐能支持我们的感情,但不要是DJ那种麻木人的音乐。总的来说,在观察和感受的时候,在一起的人越少越好;在行动的时候,人越多越好。

如何引导?

在行动前的交代只会破坏参与者的行动力,在行动中的评价和反思更是如此。给一个任务就够了。比如说,让参与者去考察一条小溪,让他们在水里往上走(往下走的话,水都是浑的)。但每天晚上天黑的时间很适合反思并增加一些文化给予温暖的事情。睡觉后天还没亮之前的时间也很适合。可以回忆白天的经历,但不要讲自己或他人,更不要做评价,讲事件和下次怎么做得更好就可以了。这样做能帮助在心里消化的是火,因为火在转换物质的同时会带我们把自己的经历转换成精神。最好是把白天的经历和感受编成一个故事,过后再次去那个地方的时候,可以把它拍成微电影。每次最后的一步也就是为第二天做出决定。

如何做决定?

安排职务或干部不合适,因为我们想培养的不是领导和服从能力,也不是人对人的,而是人对环境的。在不做管理的情况下,当然会出现各种冲突。有的参与者根据自己的习惯和想像会认为某些事情是必须的,而对另一些参与者来说,这件事却可能又啰嗦又多余。在野外,很多平时讲究的事情确实变得多余,没什么必须也是更好行动的。甚至,任何对别人、对结果的期待只会造成相反的作用。我们需要的不是成功,而是过程,是让人发生变化的经历。各种各样的方式都可以碰在一起,我们都要接纳,没有指定一个标准的必要。这当然在三、四个人的小组才好做。大家的创作、拍微电影等行动还是需要通过大家投票来做出决定并分配暂时的角色。

有什么任务能启发我们?

任务有两种。第一种是教练安排、要单独完成的观察任务,第二种是大家自己找到集体完成的行动任务。第一种任务是要超越对外界的观察,因为自然不仅在外在,也在我们的内在。所以这个任务要让参与者遇到绝望,在追求停止中观察自己。因为没有绝望的话,我们就无法放下思维,这种不断说服自己的行为。为了能无障碍地看到自己的真相,并且在自己的内在找到自然界的那些动力,我们少不了那种全面的绝望和突破的经历。适合让人绝望的任务,比如有在黑夜中、在山洞里,在找不回去的路或者是在出不来的时候。接受这种任务的参与者,如果不够成熟,可能会疯掉而使自己陷入危险中,所以任务需要基于教练对他的了解才行。

如何安排第二种任务?

不仅环境需要自然,我们在参与者的内在里也要启发同样的自然。太多的安排只会阻挡它。所以第二种任务,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参与者自己寻找,也不安排他如何去完成。任务比如可以是建造一个基地,造一艘小船(绿色的竹子水分太多)去找什么,可以是去救一个人、一群动物、一片森林,也可以是把自己的经历做成文化作品,比如一个故事,一部微电影等。从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出来的作品都是在创造他们自己的归属。但需注意千万不要指定任何的结果,因为对结果的期待在打压创造的过程。总不配合或者去破坏的参与者,我们可以让他仅仅去做他自己能看得出来的、为了大家的事情,让他产生责任感。

怎样提高感觉?

平时,我们的注意力被各种印象分散而无法深刻。如果要提高对环境的感觉,除了停止下来之外,还要减少其他在刺激我们的印象。要停掉太突出的感觉器官,首先是视觉。这样,其他感觉自然就会加强。如果用布来蒙住眼睛,这个太假,不如我们天黑的时候行动,尽量不开电筒、不穿鞋子。或者考察一个山洞更好(顺着水流进有危险,不如对着水流进)。我们的听觉就会变得很敏感。为了让所感受到的事情变得更有意识,同时避免通过反思引起反感,我们可以让参与者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画出来,比如画一个像日记一样的地图,或者编一首歌也好。另一种方式就是故意进入一些受环境影响的情况。比如说在海边,不管是探险红树林还是珊瑚礁,涨潮和落潮的感觉很不一样。我们可以落潮的时候去,让涨起来的潮水慢慢地包围我们,使得我们要等下一次落潮才能回去。

与动物怎么相处?

可以给参与者的一种任务是:寻找一个动物,跟随它,观察它,跟它学习某些技巧,也以互相帮助的方式跟它交朋友。还可以跟它一样不穿鞋子。为了提高感受,我们可以把它放在自己的身上。但不要忘记我们和它们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动物不能。因为一个森林养活不了多少动物,白天寻找动物是不容易的。天黑的时候,它们不仅更容易出来,也更愿意靠近人。比如夜晚观察海龟下蛋,我们需要隐藏得很好,到下蛋的海龟进入入昏迷状态后才能开电筒。如果条件允许就天天跟它相见,看它每天在干嘛。在自己没有需要的时候不要捕猎它。

与植物怎么相处?

人为种的树不适合做这样的相处,因为他生长的地点、样子等因素都不是它自己选择的。与原始森林的植物相处,我们首先能感受它选择的环境。如果他是长在水里的,我们就陪伴它进水里;如果它是晒太阳的,我们就陪伴它晒太阳。还有淋雨等各种经历,我们都能陪它一起感受。为了观察交朋友,我们还可以把晚上睡觉的吊床挂在它的树干上。然后,我们再观察不同环境中的植物会发挥怎样不同的形状特点,使它能生存下去,还能给我们保护,挡雨挡太阳,给我们存水,给我们吃果实。一边在树上爬来爬去,一边吃这棵树的水果,感觉也很好。如果能在原始的和已被破坏的区域之间换来换去,这些感受会特别的强。

可做什么劳动?

我们可以做一些环保或救灾的事情,但这种行动最好是带有感受和乐趣的,因为其中的乐趣会让我们去做,其中的感觉才让我们有收获。为了感受和乐趣,这个救灾或环保行动就需要让我们以全身进入,让我们放下所有想保留距离的担心。进入得越痛快、直接就越好、越爽。在接受各种劳动状况的过程中,要抛弃的是面子,不能丢掉的是健康。这与酒文化是相反的。另外还能帮我们改变感觉和思维方式、从而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做法,我们可以跟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群体学习。体会多一种思维做事的风格,我们就多了一个选择,能随时更换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

体育比赛怎么样?

男人需要挑战,才能感受自己。如果想开展比赛,像帆船比赛那种与自然打交道的体育比较适合,因为它是通过调整各种平衡来战胜自己的恐惧感。那是与自然联合来应对,而不仅是应对自然或对手的。比试勇气,看看谁敢进入某些难以承受的环境或事情也好。同时进去的人数越少就越有挑战性,是因为这样不靠着来自集体的疯狂。攀岩这种不需要压制对手的做法,或者身体与身体接触的比武也都好,毕竟我们的身体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有的比试方法都会出现那种压制别人、自己做老大的风险。如果出现了,我们就需要一种比他更大的精神力量,让“老大”为了它来照顾大家。如果没有,大家只能寻找新事情或领域,把“老大”甩掉。

如果下雨怎么办?

下雨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不是太冷的天气,也不是几天不停的那种雨,我们一定要感受淋雨、慢慢湿透的过程,也包括过后慢慢变干的过程。这当然会冷,但这种天气带来的冷没有人造的空调那么突然,所以我们的身体来得及做预防反应,不像吹空调时那么容易感冒。只有,如果下那种几天不停的雨,我们才要躲雨,最好是在一个没有墙壁、只有顶的空间,然后可以烤火,可以造一些模型,比如房子或船的模型,或者过几天想用的东西。这就可以变成一个小小的梦工厂,让大家用自己的双手来实现自己梦中的东西。但需要工具和材料,比如刀、锯、胶水、绳子。

如何拍视频?

我们可以给每次活动拍一部段纪录片。但记录很重要的是,拿摄像机的记录者要把自己当成不存在的。假如他把自己当成一个采访者,不断问被他记录的人问题,或者当场做旁白,这就太干扰和破坏参与者的心理状态。更糟糕的是,如果记录者要求参与者做什么表情。但如果是参与者自己想,可以让参与者自己表演一个情节,把它录进去。或者大家想创作一部微电影也好。但是,如果有人期待大家配合他一个人的想法,这就是麻烦。主题需要经过大家的同意,细节可以顺其自然。内向的人无法从想像而表现,他们需要真实的挑战或事情来作为他们表现的对象或载体。拍视频还有一个好处:摄像机的存在让我们不容易变成被环境情绪而动、失去自控的野人。

教练是什么角色?

教练不是要面对参与者,而是像朋友一样陪伴和帮助参与者,与他们一起去克服来自环境的挑战。如果人为设计的教育因素太多,这很容易让参与者对教练有意见。不如我们共同面对环境。环境对人不是故意的,所以参与者更容易接受它的挑战。反正怪它也没有用。而且,真正能教育人的也不是方法,更不是我们能提的要求,而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是我们能给别人的自己。所以,一个没有自我成长的教练还没有可交给参与者的自己。当然,没有通过承受来改善自己的青年,他们自私、不会替人或事去想,那是正常的。但这不适合作教练,因为参与者是信赖的。但适合作教练的是年轻人的作风精神。

教练怎么做?

我们不能要求参与者做到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否则他们再也不会信任我们。任何打骂达到的服从只会让参与者想反抗或者把心封闭起来。另外,教练要作为一个真实的人,不要假装什么追求。第三,教练要作为一个自由清醒的人,不要依赖任何让人麻木的东西(酒、网络游戏等)。第四,教练不要营造那种集体疯狂的气氛,因为在这种气氛中,群体会变成野兽或怪物,会造成对个体的危险。集体的气氛需要珍重不一样的个体。假如教练使用本手册里起到内在作用的外在手段,但自己没有能力观察到参与者内在的需要和变化,这样会造成永久的内在缺陷。这些手段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观察使用,不能照搬。

真实会不会太真?

只有真实的事情才有真实的作用。任何假设的因素都不会被参与者当真接受。假设的事情起到的作用只是假装的。所以,虚拟的游戏也不会有真正让人成长的作用。迷在虚拟世界,但想逃出来的人,他们需要一个在尽可能真实的环境中可战胜自己的机会。还有那些拒绝接受大人教育的青年,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比父母和老师更大的权威,也就是让他们面对小灾难的自然力量,还有通过面对能感悟到的在背后的精神归属。只要面对的危险和起到的用途是真实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责任感也就会是真实的。

如果出现意外怎么办?

出现小意外是很自然的事情,自然也就属于活动之一。比如一个参与者受伤,这不是要隐藏的事,而是其他参与者可以帮忙救人、帮忙治疗、帮忙找草药和帮忙照顾同伴的机会——这是多好、多真实的机会啊。当然,这些都需要教练的引导。如果出现的意外需要我们改变原活动计划,这又是一个大家协商和寻找新办法的机会。改变计划的原因一定要让参与者知道,否则参与者会觉得教练根本不是把他们当成真实的参与者,只把他们当成消费者看。改变计划的决定只能是在场的人做的。不在场的人无法判断参与者的心理状况,所以不要干涉。这当然也意味着,在场的人要负起责任来才行。

回来吗?

经历了一次完整的野外活动之后,一定要回来到一个有人文和封闭空间的家。只有从自然环境退出来,我们才能回忆和反思,成长的过程也才是完整的。如果下次想做得更好,主要需要内在的自由,才会有活动设计所需要靠的感觉。怎样推掉那些影响我们的好感和反感等牵连呢?很简单:不去追求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说,别人对待我们的样子,我们改变不了。仅仅让我们改变自己对待别人的样子吧。

 

本手册的PDF电子书也可以在上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