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自然

归属自然

 

我的世界

印尼的SiBolang

非洲的自然智慧

选择自由自在

发现内在的自然

贝壳探索营

归属自然

战胜自己

效果与安全

教练培训体系

男孩的需要

大航海营

勇者的秘密乐园

 

 

 

从自己的行动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自己的感受中产生力量。

我们生命的节奏像呼吸和心跳一样:循环带来变化和活力,重复带来规律和稳定。生命的节奏有四个不断循环重复的步奏:1、身体与本能的行动,2、感觉器官与情感的感受,3、反思与认识的内化,4、下次如何改善的决定。而且在每次的重复中都包含了提升,就是在决定下次如何行动的那一时刻。

 

 

如果要理解归属自然的含义,我们首先要理解人的两个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会让我们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就刻意去做某些事情,获得各种刺激的反馈。自然属性是非目的的,它让我们成为真实的自己。

自然也包含内在的自然,只是去野外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忘掉这一点,去装逼,却不成为真实自然的自己。实际上,外在自然只是内在自然的表现。每一个人内在的自然也就是他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归属这个内在的自然也就是归属我们在精神中的源泉。进入自然界有治疗作用,是因为我们跟着它也会进入自己自然的状态,成为自然属性的自己,然后精神源泉的能量可通过自然界来到我们的身上。但如果我们进入自然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很酷,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

社会属性的网络系统帮我们处理社会属性的经济问题之后,我们可以不再考虑这些问题,可以跟随内在的自然来成为真实的自己。只是我们往往搞反的,让网络系统给我们提供更多我们要处理的社会信息。其实,只要我们仅仅考虑自己能给于什么,不考虑自己能获得什么,系统就危害不了我们。给予的路很顺,为了获得什么的路则走不通,因为能给予的是真实的自己,而想获得的并不属于自己。

给予的时候,我们可能自己却没有,但来自源泉的能量可通过我们来到别人的身上。想获得的时候,我们是联系不到源泉的,所以只能拿走别人的东西。人不需要觉醒,只要多给少拿就可以成为一个传达源泉能量的通道。源泉本身是给不了能量的,它需要一个通道,而通道就是我们。

我们心里的恐惧对别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危险。因为恐惧,我们会把一个不会伤害我们的昆虫冲下厕所,让它经历恐惧。因为恐惧,我们会把别人当成有恶劣目标的人,去控制他们或者把他们杀掉。也因为对未知的恐惧,我们会消灭自然。其实我们心里的恐惧感并不一定来自他们,而往往来自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和不安全感,也是因为缺少了归属。所以,信任就是和平的根源。

其实,自然界里的各种本质,在我们的内在里也都存在。如果发现这一点,这能帮助我们去信任和放心。所以,通过自然探险,我们就能练出对未知生命的信任。在未知的自然界里,我们能跨越恐惧,从而不再伤害别的生命,也能跨越焦虑,从而不再害自己,不再出现过敏等现象,仅仅去感受。不过,这还有一个前提:我们不要吸收比我们能消化的更多的信息,因为未消化的信息不让我们产生感受。

我们的这个时代,因为担心出事,往往不允许人有真实的感受。结果,人就会逃到虚拟的世界去玩,而且,小时候主要接触虚拟世界的人,对非虚拟的自然界容易产生恐惧感。这样一来,人的行动力会消失。现代的人往往让自己的本能和内在的自然都萎缩掉了。所以我们就想找回自然的归属,找回人生真实的乐趣,从自己的感受产生新的力量。锻炼内在自然的本能之后,我们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在浮着我们,好像不再是面对自然,而是与它融合一。在这时候,一切都变成是放心的。但这种随时都保护着我们的力量或本能是需要唤醒和锻炼才会有的。

除了这些之外,我们不必达到什么结果,不想给我们的行为附加任何教育目的、意义或人为的游戏,更不想做评价。但是,我们会带来一些要共同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会让我们进入到自然,让我们体验和接受自然的力量,并让我们与自然的元素融合一。我们在完成任务中需要克服的挑战不要来自人为的规则或竞争,而要来自自然的障碍。这样,引导者与参与者就不会是对立的,参与者不会怪引导者来刁难他的安排,而是引导者陪伴着参与者,一起去克服来自自然的挑战。其中要做的引导基本上都是经过引导者自己的行动,不是经过讲话进行和表达的。从活动中能获得的只有在感受和本能上的变化。

需要提前定下来的只是行动任务。这种任务不需要任何的意义,但需要带来感受。它是一个人单独不能完成的,需要互相帮助,不留下保持干净的机会。其中的引导者不可以压迫人,任何需要都来自于自然。 任务的产生或安排也就像进入灾难一样。比如说,迷路、下雨、桥塔了或滑坡不同路、车坏了或掉到坑里、出路被堵住了、要走的路上出现泥潭、船沉下去、到天黑的时候还没找到地方、需要救水里或泥潭里的人或动物、需要为了救自然就建一个临时的桥、水坝或挖开什么、或者,进入到人类给自然界留下的污区去清理。这样灾难性的挑战都来自于自然的力量,并不是人为假设的游戏。但所进入的感受仍然能带来乐趣。

可安排的任务有五类:
1、改造自然环境,挽救生态(9岁--成人)比如,开新的小路或桥,寻找/开发水源,给水流改道,在树之间建立缆车,挽救动物,捞在水里影响生存的垃圾。
2、行动来围绕一个故事(9-13岁)比如,寻找某神秘地方或东西(隐藏在土里、树上或水里),找隐藏之路去传送一个秘密,造武器打战。可以分成两个族。
3、野外求生(14岁-成人)比如,上山上树进水找野果、泥鳅等食物,建一些捕猎或捕人的器,找自然界的东西来建棚子,遍地吊床,在河或湖里洗澡洗衣服,在野外或天空之下过夜,烤火取暖。
4、激烈运动、攀爬等(14-16岁)比如,在山河里往上走,砍树(竹子)造船。带着受伤的朋友。
5、帮助农民或渔民(9-16岁)比如,把什么动物找回来、转移、赶回家,用网捞鱼或犁田,给动物找食物或请动物帮忙。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多熟练内在自然和本能的机会。

 

 

有人说,在野外活动容易出事。根据这种逻辑,让孩子的身体瘫痪、不会动是最最安全的。但我们说,在自然中锻炼游泳、攀爬等等的本能会让他们保护自己。那才是安全的。而且,身体在封闭安全空间里的人,心里很危险。只有在身体面对危险的时候,心里的健康才没有危险。


在这提供的视频和文字不是一个项目,而是蒙志合与他的朋友去玩的时候整理出来的一种风格。欢迎你参考。
包括研究内容的完整文字在寻找内在的自然
自由行动的人不需要组织,谁都可以有这个爱好。

 
 

总网站: www.guishuziran.com

本网站的项目不属于本网站。本网站仅仅帮你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