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这个时代,因为担心出事,往往不允许人有真实的感受。结果,人就会逃到虚拟的世界去玩,而且,小时候主要接触虚拟世界的人,对非虚拟的自然界容易产生恐惧感。这样一来,人的行动力会消失。现代的人往往让自己的本能和内在的自然都萎缩掉了,使得他们在自然中变得像残疾人一样。我们想找回我们自然的归属,找回人生真实的乐趣,从自己的感受产生新的力量。
锻炼我们内在自然的本能之后,我们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在浮着我们,好像不再是面对自然,而是与它融合一。在这时候,一切都变成是放心的。但这种随时都保护着我们的力量或本能是需要唤醒和锻炼才会有的。
除了这些之外,我们不必达到什么结果,不想给我们的行为附加任何教育目的、意义或人为的游戏,更不想做评价。但是,我们会带来一些我们要共同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会让我们进入到自然,让我们体验和接受自然的力量,并让我们与自然的元素融合一。
我们在完成任务中需要克服的挑战不来自于人为的规则或竞争,而来自于自然的障碍。其中要做的引导基本上都是经过引导者自己的行动,不是经过讲话进行和表达的。从活动中能获得的只有在感受和本能上的变化。
需要提前定下来的只是行动任务。这种任务不需要任何的意义,但需要带来感受。它是一个人单独不能完成的,需要互相帮助,不留下保持干净的机会。其中的引导者不可以压迫人,任何需要都来自于自然。
在一次行动之内,我们不需要从进入的环境出来,因为野外过夜的感受特别深刻。我们吃的饭是大家自己找柴火、烧火来煮的。除了安全保障、紧急吃的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集体用设备之外,我们不需要更多的专业设备。除了身上能穿的之外也不需要带个人行李或手机。
任务的产生或安排也就像进入灾难一样。比如说,迷路、下雨、桥塔了或滑坡不同路、车坏了或掉到坑里、出路被堵住了、要走的路上出现泥潭、船沉下去、到天黑的时候还没找到地方、需要救水里或泥潭里的人或动物、需要为了救自然就建一个临时的桥、水坝或挖开什么、或者,进入到人类给自然界留下的污区去清理。这样灾难性的挑战都来自于自然的力量,并不是人为假设的游戏。但所进入的感受仍然能带来乐趣。
可安排的任务有五类:
1、改造自然环境,挽救生态(9岁--成人)比如,开新的小路或桥,寻找/开发水源,给水流改道,在树之间建立缆车,挽救动物,捞在水里影响生存的垃圾。
2、行动来围绕一个故事(9-13岁)比如,寻找某神秘地方或东西(隐藏在土里、树上或水里),找隐藏之路去传送一个秘密,造武器打战。可以分成两个族。
3、野外求生(14岁-成人)比如,上山上树进水找野果、泥鳅等食物,建一些捕猎或捕人的器,找自然界的东西来建棚子,遍地吊床,在河或湖里洗澡洗衣服,在野外或天空之下过夜,烤火取暖。
4、激烈运动、攀爬等(14-16岁)比如,在山河里往上走,砍树(竹子)造船。带着受伤的朋友。
5、帮助农民或渔民(9-16岁)比如,把什么动物找回来、转移、赶回家,用网捞鱼或犁田,给动物找食物或请动物帮忙。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很多熟练内在自然和本能的机会。
有人说,在野外活动容易出事。根据这种逻辑,让孩子的身体瘫痪、不会动是最安全的。但我们说,在自然中锻炼游泳、攀爬等等的本能会让他们保护自己。那才是安全的。而且,身体在封闭安全空间里的人,心里很危险。只有在身体面对危险的时候,心里的健康才没有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