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内在的归属
   我们不仅仅是世界的消费者。以自己的行为,我们也决定世界的走向。
无法真实的培训方案

 

    序: 因为找不到归属,我们就会去寻找安慰并说自己缺少安全感。因为无法从自己的感受来出发,我们也会说自己缺少创造性。虽然我们说想改变这些。但这仅仅是我们给自己说的一个理想,一种永远不要变成现实的借口。以这个借口,我们就追求去更大的学校,更大的城市,而在更大的地方,我们就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归属感。我们先追求在统一标准上的认可。如果追不到第一名,我们就永远保留这个借口,永远发挥不了只能来自于自己感受的创造性。我们的行为在证明,我们根本不追求、不想要创造自己的归属。下面就是想提供一些在这方面有帮助的培训方法,但如果这不是来自于参与者自己,也就不会有效果。

 

创造归属的活动(成人版)

    活动宗旨: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做什么。备课很重要,不是为了弄清说什么话,而是为了通过做与志愿者、与课堂有关的事来改变自己,因为自己的改变对小学生起到最大作用。这一点只能是每个人自己感受到的。老师需要的也不是知识或技术,而是感受的能力。在做创作之前,志愿者先在乡村学生的家生活 2 、 3 个星期,每人在不同的家与学生共同生活、做事和感受。然后才来参加创作归属的活动。

 

上午的回忆和准备(15 分钟) :

    回忆开始之前先唱歌《留守》。根据农村小孩的特点,特别是学前班,学生需要先做,后感受,再后才去认识某件事情。其中第三部是在第二天才能进行的。所以每第二天我们先要 观看和欣赏自己在前一天创造的东西并谈谈在其过程中得到的感受,再谈谈从中获得的认识。比如说:

画圆的和画方的又什么不一样(自由更难)?
色彩与线条表达的区别(情绪与想象力或者具体的和给想象力留自由空间的)?
假如在创作的同时进行反思?
画的内容?
自己做的东西被别人改造有什么感受?
集体做(小组)或者每个学生单独做有什么区别(活跃、吵、集中、安静)?
有没有调不出的颜色?
几门课长久围绕着一个内容,还是各门课分开每天不同的内容?
音乐能否让自己与大家融合?每天先自己去做(创作)、后感受而获得的认识与教来的知识有什么区别?
建设性的、实用有功能的或有精神文化的,各自的优点(都需要)。
怎样的音乐最能引起思念(旋律),怎么样的最能带来快感(节奏)?

    不做评价!如果跟小学生做,分析不能针对方法。分析类似的问题之后还要确定当天下午如何去继续艺术创作(只确定做法,不确定结果)。在湘西的那几天一起来观看前一天拍的电视剧,选择故事的下一个情节,分配角色和尽可能少量的台词(表演以动作为主),还有导员(小学生的导员是老师)。然后唱自己创作的歌。

 

下午的创作安排(40 分钟) :

    在团体中进行艺术创作,造属于自己班级独一无二的文化(先单独开始,后集体合并)。根据小孩心理的特点需要,也为了能够真正去创作,我们不要做计划,而是先做,让作品在做中形成,加上一些在做种而来的感受。第二天上午才要用反思的态度去看作品所需要的修改。

第 1 天:介绍两个神话民族(往内、整齐、按照自己的期待执行、无力和往外、乱、随便、行动力强)之后,纯由规律合成的线条(模仿和改造)成为两民族的文化(一是方的,一是圆的)。先平行的,后正方和圆圈的。
第 2 天:继续讲两群人的心(色彩),让每一个人单独在纸的一面上画冷色(蓝色和黄色),看两种颜色会发生什么。把画留在自己的位置。
第 3 天:继续用前一天的纸,让每一个人单独在背面上画暖色。
第 4 天:讲故事里由两个民族特点组成的环级特点,每一个人把自己的画折成一条射线(冷色在里面)。然后把他们成为集体的一环(故事未来的道具),把它挂起来。
第 5 天:正式开始讲故事。大家开始集体来画一条在墙上围住教室的画(每一半的人论来用水彩画)。
第 6 至 15 天: 每 第二天所有人同时在同一幅画上继续画故事的进展( 的事天人何作用 (((((( 右边加几张纸)。
第 6 天:另外开始编歌曲,首先大家合作模仿一些节奏,然后每人单独寻找自己的。
第 7 、 8 天: 要用电子琴创建歌曲的旋律,没人都是从 3 、 6 或 6 、 3 音(悲伤)或从 5 音(快乐)来开始的,然后在重复中改造。
第 9 天:反复地听已经定下来的旋律并调整节奏(钢琴容易听准)。
第 10 、 11 天:每人写故事 歌词其中的一行,然后大家做选择。
第 12 至 15 天 :练习唱自己的歌。接下来的每天在练习唱歌的同时慢慢地增加各种配音和伴奏。上午的内容跟下午一起做。晚上观看 视频《和平剑》、《心镜》上和《心镜》下。
第 17 至 19 天:在湘西的那几天,开始把故事拍成电视剧(不能完成)。表演只要动作和说话,不要求表情。

    备课的时间每天会增加,最后每天要备 4 个小时。因为本活动的志愿者是成人,成人的想法太多,他们就无法投入感受,好像创作只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所以全活动就白费了。可能只有小孩才能纯粹感受。另给志愿者发文字:

 

培训之后:

    为了避免创造归属的项目仅仅成为一个应付要求而变成假的形式,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自己是否达到了所需要的条件。同时,这些条件也能帮助我们做好准备 :
•  我们需要完全地信任自己的学生,需要感到放心。这种信任关系又是通过共同创造的归属能达到的。
•  我们需要感到与自己学生在命运上分不开的链接。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心交给我们的学生。如果我们的心还是属于外面的人或事情,只有超级的能力和经验才可以弥补这一点。一般情况我们不需要特殊的能力,因为我们与学生特殊的关系会代替这些。
•  我们与学生共同的经历和感受作为故事、行动等内容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从学生人生的观察而来的愿望、梦想和表达渴望。这时,我们的感受能力能代替艺术表达的技能。
•  如果学生害怕被嘲笑,如果他们受过那种“你想想别人会怎么看你,会不会嘲笑你”的教育,他们才敢做。所以学生不能追求跟上外面的标准。只有看到过前边的班级创造过自己的东西,他们才会发现和相信自己做的东西也会有价值。
•  美术、音乐、综合等科任老师需要合作,在各门课上共同创造属于同一个内容的东西。这东西可能是属于自己的文化,也可能是属于自己的环境。而且我们还需要把握每个星期让学生看到项目进度的结果。
•  我们已经达到的是领导的支持。不需要的是领导的要求。
•  我们已经有了每学期每项目资金 500 元。

    这些肯定不是在一年之内能达到的。项目也不可能是一次性就能成功的。虽然第一次会失败,但只有通过让学生看结果,我们才能达到创造归属所需要的基础,第二年就会成功。第二年不需要是同一个班级。只要新班级的学生看到过第一次有了结果就行。其实,与学生创造归属不是上艺术课,不是另外加的内容或活动,而仅仅是一种方法。也不是其他课程顺利,就另外跟学生创造归属,而是其他课程已经上不下去,才必须寻找一些其他的方式。
1 、只要在每一节课上都有先让学生去做、引起感受、最后才让他们产生认识这个顺序,课程就会培养创造性。
2 、只要课程内容有长久(一个星期、一个月或一个学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课程 就会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跟学生创造归属所靠的不是老师的能力,而是他与那个地方级人特殊的关系。

    如果我们自己想寻找归属感,我们当然是可以通过创作来建立的,但也有一些基础条件:归属这个因素不是通过有目标的创作能达到的,因为我们想排斥干扰因素的思维会带来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反而是接受自己遇到的事情,把自己交给某事情,在做和感受中去信任并放心。首先遇到事情是被动建立归属的方式,然后接受它是主动的方式。

 

本网站属于 发现内在的自然

观看 创造歌曲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