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内在的归属
   我们不仅仅是世界的消费者。以自己的行为,我们也决定世界的走向。
一些有关归属的观察

 

归属的消失

    在这个找不回归属的时代,我们都往大地方,往网络里跑,寻找安慰。面对这所带来的挑战,我们都在招办西方文化的规范程序化的管理。其实我们都已感到自己的心在枯萎。不管是什么事情或项目,它越大就越没有希望,是因为在里面找不到归属。能让我们的心获得活力的方式却不一样,是创建各种有规律的有重复性的生活节奏。节奏还能给我们带来稳定和归属感。

    去农村做事的城市人往往是想改变农村的。根据自己在城市的一些观念,我们就觉得:农村的现状是不合理的。我们就努力地让农村的人接受城市人的追求,让农村人参与城市人的竞争。如果有一天达到城市人的目的,达到农村与城市的统一,农村自由自在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就彻底地消失。这也就可以算是农村归属的消失吧。

    其实,每一个生活角落都会发展一些属于这人群独一无二的人生价值和方式。比如说,我学生告诉我在他们原来住的泥土瓦房里,他们不会感到闷,但在现在新建的水泥房里总是会感到很空虚和闷。但原来的不符合现代化,所以原来的就被西方所推行的品牌文化和华人所推行的面子文化替代和统一化了。统一化了之后就没有了自己的、地方的、民族的归属。这都包含着不同的感受、思维、追求和价值观。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很容易互相伤害对方的价值观,但如果统一起来,人就会失去自己的归属。所以在现代我们就需要重新和主动地去找归属,创造归属。

 

精神归属

    由于我们都属于人类,由于我们都是出生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就都有了共同的命运和使命,都有了不可否认的关系。我们不仅要一起来维护地球的生存,我们也要发挥一些只有在地球上、在作为人类的状态下才能进行的事情。

    假如没有出现人类,宇宙同样也存在,精神也同样存在。但有一些事情是通过人生才可以发挥的,通过人生带来的困难才能学到的。这包括有选择性的意识、责任和创作。如果我们人不去承担这些,宇宙中也就不可能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地球和人类出现的原因,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根源、使命和归属(当然在其中,每个人还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精神归属)。而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与所有人不可分开的关系。这种精神上的关系比物质身体的血缘关系还要关键。血缘关系能带来命运,但精神上的关系还能带来使命。

 

历史上的归属

    很早以前的人很自然地就有了自己的归属,比如是民族、家族、帮派等带来的归属。后来的人找到了新的归属,比如是各种各样的主意、理念、风格等。只要人属于它,人生就有了方向。最早的归属是自然界制定的信仰、民族精神等。后来的归属是人制定的,更抽象一些的归属。现在呢?人跟机器或电脑打交道,根据经济和技术的需要还有电脑软件制定的方式做事。

    在这种脱离了精神引导、甚至脱离了人与人情感的生活中,过去的归属都已经消失了,而新的归属却没有找到。脱离了传统约束人的归属也就是人类的解放。自然界以前带来的和人与人之间的规则已经不符合全球化的时代。但物质化的生活也满足不了我们在精神上的追求。

    所以我们现在只能让每一个人自己自由地去寻找精神的归属。但这怎么做呢?只有我们从自己的行动、感受和认识来发挥一些属于自己的创作,我们才可能获得这种新的精神归属,才可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新的引导和方向。怎样才能从自己的感受来出发呢?这需要我们对别人、对自己使命的信任,也需要我们对自己行为的热爱。

 

找不到兴趣的时代

    在我们这个时代,虽然给我们的机会和选择越来越多,但现代的人却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不懂得自己出生在这个世界上能做些什么。没有了自己的兴趣,也就没有了把一件事情做下去的力量。原因可能是我们对过于信息量的不适应和我们面对的过高的期待。知识和期待都会覆盖我们自己的感受能力。只有我们减少对知识量和成就率的追求,我们才能留一点可培养自己兴趣的空间,也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

创造性的思维与消费的思维是相反的。一个懂得消费的人无法懂得创作,和一个懂得创作的人无法懂得消费,就是因为他们思维的方向是反的。

 

规范所带来的后果

    我们现代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自己生活达到什么的期待,对自己生命,对社会保障等的期待已经远远超出了前几十年的人敢提出的。所以人们对领导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越高,领导越怕跟不上,害怕出事,所以就越需要抓紧。在这样的发展趋向之下,做事情变得越来越难做。

    比如说农村人想过得简单一点,想感受野外的夜晚。但跟城市人的生活比起来,这种简单就看起来不可思议、落后,所以这又会让城市人感到自己没有了良心。对农村人来说很自然的事情,对城市人来说就是难以接受的“灾难”。他们不理解怎么还会存在这种与他们不一样的生活,就会想一切的办法把农村人简单的生活复杂化,让他们也必须过有钱有保障的生活。如果过得太简单,领导又要怕有人说他们怎么能让人过那么苦的日子。所以人就没有办法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结果,在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失去的一种权利就是待在农村过简单日子的权利(在德国这已经变成了人民没有做穷人的权利)。城市人给农村带来的是竞争。在现代的农村,连自然界中的水都不允许学生接触。其实,自然界作为农民的归属之一。失去这些都会造成心理的缺陷。在看到我学生在田里抓泥鳅、跟泥鳅一起泡在田里的时候,我就知道: “ 他们的身体弄得越脏,他们的心里就越纯净,越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跟“身体越危险,心理就越健康”都是教育的基本原理。不过,因为所谓的现代化进步(领导都怕付出责任),所以就不允许学生有任何的体验和感受。然后,领导就建立各种计划来弥补这所造成的缺陷。

    农村生活的乐趣就这样慢慢地没有了。出事的农民都不怕,不在乎,反而领导很怕,所以不敢给自由。为什么不能让每一个人自己负责自己的?毕竟命是自己的,不是领导的也不是家属的。我想,我唯一能做的是,自己不怕后果。

    有时都不是故意的。有时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去做,又想要或占有某些特点或风格。我们想占有它们的方式就是把具有这特点的人变成是属于我们的,让他们接受我们的规范标准,从此就让他们失去自己,也就失去本来在吸引着我们的这些特点。这样,我们就天天消灭着自己最喜欢、最需要的那些东西。只有我们自己来做自己所向往的事情,我们才可能避免这样的结果。

 

分别性

    我一直都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建立不起来分别性。在中国人的感觉中,没有分别性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一个人不区分自己人和外人,不区分家人和非家人,根据他们的生活概念来说就乱套了。不仅在思维和行为上,在环境建设中也表现出这个特点:只有在中国才存在单位或寺院的围墙。中国人另外喜欢分别的还有做官或考级的高和低。这种思维已经形成了社会上的现实。但我却很困难,我却分别不了高人和低人,分别不了自己人和外人,也分别不了学生与亲生的孩子。这给需要或期待我去分别的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因为对我来说谁都一样。但是,我们真的有去分别的必要吗?我不仅认为在真理上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那么绝对的确定,我还认为,如果不去分别,很多让自己难受的问题就不必存在了。当然有一个前提:我们不要期待别人去分别。

 

没有了归属就没有了安全感

    人能归属的有物质归属(一个人属于他所具有的物质)、精神归属(一个人属于某一种非个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归属(一个人属于他的亲人、民族或某偶像)。有了物质归属的人容易害怕,是因为他们无意识地感觉到:到死的时候,他们会失去自己的归属。只有属于精神的人才不害怕,在死的时候才不必失去,因为能放开物质。

    广告为了赚钱就要推动物质的归属,要促进人们害怕的心理。广告要让人害怕比不上别人,害怕被别人嘲笑,害怕未来没有保障。自己的身体也是物质归属所担心的。

    迷信也是物质归属的人发挥的,因为迷信就是认为通过某“精神形式“能达到物质上的目标。有了精神归属的人反而认为,所有的发生和所有遇到的事情都是应该的,是为了让自己在面对的时候成长的。那是一种感恩态度。而有了物质归属的人只会认为自己倒霉。做创作是两者的结合,因为做创作就是把精神的东西通过物质表达出来。

 

最后

    其实,任何的选择都是合理的。只要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自己的选择,就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有感受,不管是怎么样的感受,人生就不是白活的。如果我们考虑意义,比如想为其他人群做点什么,这种“意义”仅仅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甚至是虚拟的。只有“喜欢”才是真实的,因为只有喜欢才没有了背后的目的。欢乐和激情能带来真实的活力,想寻找意义的人塑造的仅仅是某种形象。我还是跟我学生一起欣赏自己的日子吧,欣赏自然界中劳动的真实感受。

蒙志合

 

如何找到归属

本网站属于 发现内在的自然

观看 创造歌曲的空间